从生态系统服务出发,建设跨尺度的水生态基础设施,结合多种具体技术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是海绵城市的核心。海绵城市的理念和思路先进有效,有利于推动我国城市雨洪管理模式转型发展,保障城市水生态安全。海绵城市是指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灵活性的城市。下雨时,它会吸收、储存、渗透和净化水,并在需要时释放和使用储存的水。
如上所述,海绵城市概念注重城市建设与水文生态系统的关系,强调城市应对水文自然灾害的灵活性以及城市雨洪综合管理和低影响发展的理念。自2000年以来,世界城市面积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目前约占全球土地面积的3%。据有关资料显示,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03年,北京大学于孔健教授和李迪华教授联合发表的《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对话》14],首先将海绵的概念与影响进行了比较。城市自然湿地、河流等。抗旱、抗洪涝灾害能力强。
我国城市水生态危机和落后的城市建设模式正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威胁着每个人的生存,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生态城市(Eco-city)4)的概念首先是从生态角度提出的。它是全球生态危机的产物。它注重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城市人工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人类城镇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理念,标志着人类从工业文明阶段转向现代生态文明阶段。
从相关规划编制来看,我国城市普遍缺乏与雨水控制利用相关的专项规划,仅涉及排水规划、防洪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5];在进行城市排水规划时[6],也没有确立雨水是资源、应合理利用后再排放的指导思想。与传统的雨水利用相比,海绵城市更注重雨水的自然积累、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雨水排放模式。其主要构建方向如下图所示:
2019年11月20日补充回答:海绵城市是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收、储存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海绵城市理念的确立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为推进我国城市雨水管理体系建设、有效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水生态问题指明了方向。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将自然渠道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保证城市排水防洪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积累、渗透和净化城市地区雨水,促进雨水利用。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泛滥、水体不黑臭、热岛缓解。
海绵城市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城市开发建设应当保护现有水生态敏感区;合理控制开发强度,选择技术含量低的生态措施,保持水生态循环功能可持续;强调雨水的渗透、储存、净化和防护。采用综合系统[21]。